5月26日至28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及“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举行。
挑战杯是国家级一类(A1)赛事(全国最高级别、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列),也是省委高质量考核中重要内容。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本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奋进学思想 科创报国建新功”为主题,共吸引了全省高校3万余个项目、23万余名青年学子踊跃参赛。通过院级、校级初赛选拔和省级复赛、终审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获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特等奖总数及总获奖数均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我校省赛总成绩位列全省89所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第二,22所高质量考核同类院校第一。
其中在主体赛中,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0预防4班金宇轩,21预防2班储小磊作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损伤的机制研究》(指导教师:丁世彬、蒋金金、赵霄)荣获特等奖。(全省高职院校共16件作品获此殊荣);护理学院护理2206班刘安琪,张嘉豪,周广榆的作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盐城地区为例》(指导老师:孙海燕、汪艳、吴君)荣获二等奖;药学院21级药学5班朱梓凡,22级药学中外合作班王颖逸作品《中药电子眼——叉指电极生物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指导教师:肖林霞、孟丽、李凤)荣获三等奖;医学院临床2204班朱梦月,临床2202班吴苗苗,临床2206班高萌和顾若琳,临床2203班谢成杰,临床2201(3+2)班杨济民和葛耘硕的作品《肿瘤患者居家营养支持可行性调研报告——以苏北地区食管癌为例》(指导教师:秦一雨、雷海鸣、王小波)荣获三等奖。在黑科技赛中,中医药学院中药学2101班王玥,中药学(3+2)2201班郑宽同学的作品《驱蚊秘器,精“芯”匠造—长效缓释中药精油微乳的研制与开发》(指导教师:刘丽萍、周媛、田友清)荣获黑科技赛道“星系”级作品(特等奖)。(全省高职院校共8件作品获此殊荣);医学影像学院医学影像技术2204班史悦,医学影像技术(3+2)2201班蒋梦莉,医学影像技术(3+2)2201班齐业繁同学的作品《一株可用作生物菌剂的嗜铁素菌》(指导老师:王一涵、胡国华、左凤梅)荣获黑科技赛道“卫星”级作品(三等奖)。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技术2203班陈晏如,康复治疗技术2203班郑琪,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二年级高青羊的作品《便携式康复手法教具》(指导老师:赵亮、王子艺、陈烨)荣获黑科技赛道“卫星”级作品(三等奖)。
本次“挑战杯”大赛自2022年9月份开始筹备,学校对大赛高度重视,各二级学院开展了广泛动员,学校领导多次指导慰问,共吸引了全校2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从项目酝酿到赛事收官,学校党委书记郝达富、院长陈国忠多次关心指导,勉励参赛师生勇于迎接挑战、争创佳绩。在备赛和决赛期间,副院长王辉看望备赛师生,观摩备赛演练,了解项目情况,指导参赛工作,给予了参赛师生极大鼓舞。从校赛到省赛,团委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做好优秀项目指导、项目书撰写、答辩材料准备、PPT制作、模拟答辩、演讲培训等一系列竞赛打磨活动和组织工作。备赛师生团队放弃周末及节假日休息,反复探讨提升方案,挖掘作品亮点创新点,跟踪完善进度,为大赛获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校团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不断总结和探索竞赛经验,做到“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广大同学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努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团委胡臻供稿、摄影,姚慧核稿)
特等奖颁奖现场
“星系”级作品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合影
团队合影
两个特等奖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