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进行时 苏医在行动(四):上好抗疫思政课 传递战疫正能量

发布时间:2022-04-12| 通讯员:|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1510

医学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打造“云端”思政大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学技术学院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守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优势,确保特殊时期“网络教育不间断、思政教育不断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搭建抗疫“云课堂”,建好思政大课主阵地。医学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疫情防控及学生教育工作,合力打造抗击疫情思政“云课堂”,把思政工作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战“疫”力量。医学技术学院立足讲好线上战“疫”思政课,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线上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学习《江苏省校园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疫情防控30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以及《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了解应急处置预案相关专业知识和疫情防控违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学院教师自我防控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增强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政治自觉。同时,学院专兼职辅导员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每周的主题思政课、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开展“云端”微班会、“战疫”大思政活动,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激励青年学生积极面对疫情防控下的生活和学习,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

精准密织“防控网”,实行育人网格化管理。医学技术学院召开疫情防控及学生管理工作会议通报了当前校园疫情严峻的防控形势,并要求所有专兼职辅导员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齐心合力筑牢安全防线;构建了“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完善网络信息摸排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摸排网格,实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时时有回声。学院党政班子和专兼职辅导员每日深入寝室,走访慰问学生,全方位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学生排查全覆盖、数据更新无差错、信息报送无遗漏。班主任们召开毕业生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学生配合所在地及实习单位的防疫政策,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师生协同“聚合力”,打造舆情宣传微矩阵。发挥校园融媒体平台作用,引导全院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规定和要求,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扎实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政策解读宣传。学院微信公众号医技之声和学院官网发布疫情防控相关文章数十篇;专兼职辅导员每天在现场组织核酸检测,师生齐心协力构筑防疫屏障,保证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呼吁全院师生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注重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常通风、多配合、多理解。此外,学院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向学生宣传普及疫情防控常识,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凝聚青春“正能量”,用行动诠释使命担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封校不封心,宅寝更快乐”分享活动,通过诗文写作、手抄报绘制、图片摄影、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引领全校青年学生为抗击疫情发声助力;开展线上云祭扫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发挥学生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召开“凝心聚力共抗疫 砥砺奋进正当时”全体学生干部线上工作会议,激发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责任担当的精神。学院的师生们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全员出战,党员教师更是冲在一线积极报名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青年教师多次申请担任全校核酸检测志愿者,保障全校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全体师生全力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部署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服务校园稳定安全大局,以昂扬的斗志奉献抗疫一线,为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温暖随行“心行动”,守护身心健康全天候。为进一步提升我院专兼职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学院开展“同心抗疫勇担当,护航心灵助成长”校内外专兼职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专题讲座,特邀心理中心范芃老师开展了主题“同心抗疫勇担当护航心灵助成长”心理培训讲座。这让学院学工队伍以更有温度、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用心用情切实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心理健康月期间,通过发布《从心出发,你我同行》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心理调适建议和小游戏推荐,并组织开展“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思政课,围绕“心理健康”这一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驱散疫情“心霾” 筑起心理防疫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医学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疫情防控和立德树人两大目标有机结合,不断深化思政教育内涵,探索提升育人实效的全新路径,实现“云端”思政课堂与全民战“疫”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凝聚起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精准密织“防控网”


康言复语、战“疫”有我——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开展“五育并举”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康复医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紧跟上级要求,紧盯疫情变化,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系列活动,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校园文化新模式。全院师生共同发力,坚决将疫情阻挡在校门之外。

“德”树人——信仰公开课与清明缅怀先烈同步行动。3月29日,康复医学院邀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孙益波老师在线为师生们做《知史爱党爱国、勇担时代责任》的信仰公开课。孙老师围绕学习党史的意义、学习党史的内容、学习党史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为师生们做了精彩纷呈、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4月5日清明节,校内康复班与校外临床点同步联动,举办清明节“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同学们通过线上祭扫的方式学习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和精神品质,纷纷将自己的感悟写成文章,表达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行方“智”圆——系列讲座与知识竞赛你追我赶。3月中下旬,宿城儿童康复班、宜兴九如城作业治疗班先后开展系列专业知识学习活动。宿城儿康班先后举办了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宜兴九如城作业治疗班举办的关爱脑瘫儿童知识讲座,使同学们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有了更深的了解。

“体”力行——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广场舞精彩纷呈。3月19日,宜兴九如城儿康班在医院体育馆举行“羽您分享,乒出精彩”——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比赛采用单场淘汰、3局2胜制,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比赛现场异常激烈,直拍、横拍、扣球、旋转球、弧线球等使人眼花缭乱,同时,观众席不时传出热烈的喝彩声。运动员挥汗如雨,积极拼搏,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次比赛促进了同学们和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发了大家的拼搏的激情,为同学们的医院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4月8日,备受期待的广场舞活动在西区操场如火如荼举行。疫情之下封住的是校园,封不住我们青春而热烈的心。同学们间隔一米,在依次签退中有序退场,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又体现了康复学子的朝气和素养。

“美”不胜收——短视频助力校园封闭生活。随着春天的到来,百花齐放,草长莺飞。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享受春日美好,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借助“苏医康言复语”微信公众号,开设短视频模块,《防疫手势舞》、《真实模拟丨佩戴口罩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等趣味短视频,不仅学校官方抖音号进行了转发宣传,还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自学院微信公众号特地开设短视频征集以来,同学们纷纷使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投稿至学院公众号。经评比后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同学们拍摄的的精彩视频,为同学们疫情期间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劳”动光荣——共植青年林,共筑青春梦。3月初,春季万物复苏。以植树节为契机,2021级宿城儿康班举办“共植青年林,共筑青春梦”活动。在宿城区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的组织下,本着“爱绿、植树、护绿”的思想理念,同学们对院区内的树木进行整理,在树上悬挂爱心告示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本次活动不仅增强广大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也树立了同学们“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力争做到人人营造绿色、人人宣传绿色、人人保护绿色、人人拥有绿色的目的。

当疫情愈加严峻复杂的时候,康复医学院党总支专门成立党员突击先锋队,党总支书记带头和骨干党员教师住在校园,和学生共进退、同频率。他们心系学生,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兼职辅导员同步联动走访学生寝室;他们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学教授、硕导倪亚红老师线上授课等,助力青年学子同心战“疫”;他们关心学生的需求,为学生送来理发服务等。

一起抗“疫”,健康宅校,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在行动。五育并举,党旗飘扬,宅校也可丰富多彩。相信只要我们科学抗疫、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就一定会早日迎来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康复医学院组织信仰公开课

 

 

 


 

 

 


X